有首傳誦極廣的唐詩,叫《漁父詞》,寫道:
西塞山邊白鷺飛,桃花流水鱖魚肥。
青箬笠,綠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。
你看,山邊白鷺,溪畔桃花,正肥腴的鱖魚,色彩對比多么鮮美麗;漁翁戴著青箬葉編的斗笠,穿著綠草做的蓑衣,在斜風細雨中慢悠悠地不急于回家,又是多么的恬淡閑適。這景這情,真是神仙的境界了,寫這詩的,名叫張志和,據(jù)說后來真的成了仙哩。
張志和道號玄貞子,會稽山陰(今浙江紹興市)人,博學能文,曾經(jīng)進士及第。不過他志不在官,只是守持真元,葆養(yǎng)神氣,已有臥在雪地上不怕冷,進入水中不沾濕的功夫。又喜歡游覽,幾乎走遍天卜名山。著名大臣、魯國公顏真卿和他是好朋友。真卿做湖州刺史時,每天和賓客們一起飲酒賦詩,志和善飲酒,連喝三斗也不會醉,顏真卿一次出題《漁父詞》,讓大家共作,首作便是張志和的那首。真卿和別的賓客對此詩激賞不已,各有詩唱和,共賦成二十余首。張志和又裁紙,依大家的詩意畫成山水花鳥五幅,俱栩栩如生,又將大家做的詩詞題在畫面上,真卿等人無不表示嘆服。
這些日刊司,顏真卿、張志和一行游覽至平望,張志和酒酣高興,玩起水戲來:鋪張席子在水面上漂來漂去,人們只聽到陣陣撐船聲,又有白云和仙鶴飄飛在他頭上。真卿及其屬官見到?jīng)]有不驚異的。玩了—陣,張志和在水上向顏真卿揮手致謝,一邊就冉冉上升,消失在云霄中。
張志和的畫仍然留在人間,見到的都當成寶物,十分珍惜。另外他又留下——部著作叫《玄貞子》!稘O父詞》抒寫道心,明白如話,人們?nèi)菀最I悟感染;而《玄貞子》闡述道旨,內(nèi)容艱深,不易讀懂,所以遠不如《漁父詞》那樣流傳廣泛。